司法走基层 | 华池采访札记——司法为民永远在路上
导语:在华池县基层司法所的两天采访中,我们深深感觉到:干警们忙!
记得2019年3月到华池县山庄乡采访,被来访、办事的群众多次打断。这次在山庄乡采访中,所长慕辉回访民事调解当事人路上走一路接一路电话,这些电话都是群众打来的。有咨询法律的、有寻求法律援助的、有问候的……在雷圪崂村,群众见慕所长来了,纷纷凑到跟前打招呼问好。正在田间掰玉米的郑女士感激地说:慕所长为了我家的事跑前跑后费了好大劲,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以前,司法所给我们普及法律知识,我们不用心学,通过这件事,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是多么的重要。我们被基层司法所干警们与群众形成的水乳相融的关系所深深感动。用慕所长的话说就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化解老百姓的纠纷上,我们要通过一件件的矛盾纠纷化解,让老百姓从中学习到法律知识,对法律有敬畏感!
走进红色苏区南梁镇,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行走在村镇,穿行于田畴,寻找司法干警们的足迹,捕捉司法干警们的身影。当地憨厚的老百姓用纯正的陕北口音点赞:司法所为我们调解的矛盾纠纷搁得平放得稳,我们服。高台村民胡大哥亮出大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感动地说:为了这本证书,司法所干警们不畏疫情,数次上门了解情况,做我们双方的工作,可把心费扎了。
多年来,南梁司法所不断探索,发展“马锡五审判方式”,始终将深入群众、方便群众贯彻到司法调解的各个环节之中。工作人员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用心去倾听和感受当事人的心理症结,及时捕捉归纳案件的争议焦点,通过“劝、批、谈、教”相结合,努力打开当事人的心结,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林镇乡东华池村群众老刘听说司法所长赵海妮被组织调到了紫坊畔乡,连连说:可惜了,可惜了,赵所长调走了,我们还真舍不得!
通过跟踪采访,赵所长和当地老百姓形成的兄弟姐妹关系让我们感慨不已!所里帮助援助的讨薪案件,几十万元血汗钱送到农民工手中,让群众真正体会到了法律的公正与威严,也让群众感受到了司法所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的赤诚之心。
短短的两天采访,感受颇多颇深。当年,华池县温台区四乡封家园刘巧儿原型封芝琴为爱情和幸福讨公道,陇东专署专员马锡五通过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就地审判,合理合法地解决了当地有名的“封捧儿抢婚案”,成为“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典型案例。华池县司法局局长阎广宽介绍:只有实地探查,才能真实地体会到民众的真实情况,也能够感受到普通民众对司法公正的渴求。多年来,华池县司法行政部门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发扬光大马锡五审判方式,走向田间地头,解决最底层、最偏远民众的“渴求”,积极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协调联动机制,增强整体功能,引导群众更多地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
新时代的司法行政工作肩负着新使命、新职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展示着新作为、新担当。但工作重点、难点始终在基层,活力的源泉也在基层。通过两天的采访,使我们更加感受到了司法行政机关的“神经末梢”用温度、用信仰传递着党的声音,传递着法律尊严,让老百姓通过便利的最快捷的公共法律服务,享受着党的阳光与温暖,更使群众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成为时尚!
司法为民,永远在路上!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