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 庆阳司法微发布
  • “巧儿说法”微发布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长者专区
今天是:2025年9月23日 星期二
归档时间:2020/12/22 17:49:07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工作动态

司法走基层 | 山中,那三十八座坟茔

来源:庆阳市司法局 作者:徐向钊 发布时间:2020-12-15 09:02:37 浏览次数: 【字体:

5f9e3c12bb8146ec814575a77aa7a5b5.png

11月9日下午,我们“司法走基层”采访组一行来到环县甜水镇司法所。所长去了甜水街村,两名司法助理员到社区进行人口普查登记工作。来到甜水街村部,却也空无一人。村干部们下村为975方扬黄引水调蓄水库建设协调该村群众搬迁38座祖坟事宜。等了一个小时,马杰所长和党支部副书记李柱带着村干部们一块乐滋滋地走进了村部院子。一见面,李支书掩饰不住满脸的喜悦说,最后8座坟墓动迁的问题终于解决了。协议签了,补偿费明天就可以到账。祖坟主人的后代下午就确定迁坟日子。

这里所说的扬黄引水调蓄水库是黄河引水工程的一部分。甜水人永远忘不了,2002年,历时10年的甘肃专用工程一期工程全面竣工,“遥望黄河数百里,不知何时到我家”的祈愿变成“星灯石火三千日,涓涓清流过家门”的美好现实。

14ceb7156b7c4911845b9e432776316c.png

甜水人吃上了甘甜水,但镇以南的地方仍遭受着缺水的煎熬。2009年7月,扬黄续建工程开建,自北而南继续引水。随之,环县部分乡镇通水,庆城县通水。接着,引黄河水到西峰的工程也在加紧实施。

为合理利用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分水指标,综合考虑受水区用水需求,水务部门决定拟建设盐环定扬黄甘肃专用工程甜水堡调蓄引水工程。本项目拟在甜水镇附近修建调蓄水库一座,库容约975m3,地址选在甜水街村余红井组。

b706cf8be85a429ab127dc2f73f79e60.png

库区确定后,开工在即,最大的难题来了。这里埋葬着村子38座祖坟,牵涉15户(1户属于外村)群众。前文所说的8座坟墓埋葬已经有近百年历史。消息传开,群众立刻炸了锅。

“我们祖宗的坟在这里埋了快上百年了,说搬就搬?”

“阴阳说这里是全村埋坟风水最好的地方,说啥也不能动。”

“有的坟墓连坟头都找不到了,怎么搬?”

……

49775a55b75a411ab7f6c7f5cef9e51b.png

镇上协调会、推进会开了好几次,司法所和村党支部、村委会联合召开群众动员会、搬迁户家族会,就是水泼不进,针扎不入。开工的日子一天天在逼近,可是,库区的三十八座坟还是静静地躺在哪里。

肩负重任的司法所所长马杰和村党支部副书记、人民调解员李柱在一起合计了一次又一次,最后决定单家独户走访说服,找准突破口,逐一解决。

他们首先找到李支书从小个人关系要好的高俊兴。高俊兴正在商场经营杂货,知道他们“来者不善”,不理不睬,就是你有千万个理由,他愣是“关羽进曹营一言不发”。

df05045269764fbd9344af6d95257d7d.png

你不说话?好,我们就软缠硬磨。你卖货,我打下手,你收摊子,我帮忙。连续好几天,马所长和李支书就好像胶一样粘着他不放。终于,高俊兴开口了。

f414fcf90e424c85b5b6303d3fbcea86.png

“好老弟兄们哩,不是我这个人难说话。国家的大事我全力支持,迁我们家的4座祖坟我都愿意,但这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

原来,高俊兴的家庭关系复杂,仅仅说服了他本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把叔老、弟兄们的思想做通了。看到高俊兴的口终于松动了,马所长和李支书心里有了底儿,就请老高出面好好做做大家的工作,让他们拿出高姿态,在村里做出表率。并答应在关键时候全力帮助解决遇到的难题。

f92d1822e45a45dda6919ca78e84040a.png

第二天中午,就传来好消息,高俊兴昨晚和户族里协商大半个晚上,大家一致同意搬迁4座祖坟。两天后的一大早,高俊兴和弟兄们来到村部,请求协助协调新墓地的土地问题。马所长和李支书立即行动,和大伙儿一块来到新选墓地的半山腰,请来牵涉的村民,现场办公,兑换了土地。

94a20eeb507f4ab695907bf577257841.png

接着,马所长和李支书又跑前跑后协助打墓,招呼前来帮忙的村民。搬迁的那天,他俩早早地来到库区坟地,协助破土、捡骨、抬棺。到新墓地下葬之后,又操起铁锹挥汗挑土。看到矗立起来4座新坟,马所长和李支书终于会心地笑了。

高俊兴家的4座祖坟搬迁,如同一座大堤撕开了一道口子。其他14家户族的村民们大部分先后派人来到村部,协商补偿、签署协议、确定搬迁日子事宜。

接下来,马所长和李支书带领干警和村干部兵分几路,帮助迁坟户族协调土地,搬迁中充当小工。两个多月过去了,14家的30座坟墓搬离了库区。

056f540245ce4dbc908046ebc466b2d4.png

剩下最后8座了,也是最难啃的骨头了。这8座坟墓,虽然只牵涉一个户族,但坟墓埋葬时间久远,甚至有的坟墓只知道大概位置,就连坟头都找不见了。户族里有的人家早已迁往外地,有的在宁夏、有的在南方,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马所长和李支书召集在家户族多次协商,征得大家意见一致。又千方百计找到了外迁户主的联系方式。终于在半个月之后,外地户族人员终于回到了村里。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头一幕。

浏览马所长和李支书手机里数百个通话记录,几乎全部是联系38座坟墓搬迁户族的联系方式,有的通话时间长达一个多小时。这里面的艰辛只有他俩清楚,只有迁坟户清楚!

镇政府王镇长听说问题得到了全部解决,急匆匆赶到村部,还没有进门,就听到他兴奋地高声说:“马所长、李支书,你们太辛苦了,我要为你们庆功!”

何为群众的难题?就是群众解决不了的、困扰群众已久的事情。这些事情可能是大事,也可能是小事。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我们司法行政机关神经末梢的这些干警们、需要人民调解员拿出诚意,更需要拿出智慧、找到办法,用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困难,这样才能真正点亮群众心中信党信政府信干部的“灯”。群众看到司法干警和人民调解员真心实意是为老百姓办事,为人民服务,他们的心里自然就亮堂了。

马所长和李支书就是典型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