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 庆阳司法微发布
  • “巧儿说法”微发布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长者专区
今天是:2025年10月19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工作动态

司法走基层 | 一堂生动的党史课

来源:庆阳市司法局 作者:徐向钊 罗花婷 发布时间:2021-03-23 08:54:28 浏览次数: 【字体:

图片1.png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镇原县三岔镇红军长征三岔纪念馆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由镇司法所组织的镇、村人民调解员和党员干部群众参观红军纪念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为了组织好这堂党史教育课,司法所干警认真备课,深入研究了红军长征在镇原活动的前前后后。

图片2.png

三岔镇地处甘肃、宁夏两省区的交界处,纪念馆坐落于街道原三岔天主教堂。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庆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家拾级而上,集体向毛泽东塑像三鞠躬。司法所干警小常向大家介绍说,1935年10月10日,毛泽东、彭德怀等率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陕甘支队) 到达三岔,当晚部队宿营三岔,毛泽东住在三岔镇街道西面的天主教堂里,周恩来、彭德怀等同志住在教堂前面的窑洞里。11日,红军离开三岔,经环县继续向陕北进发。目前这里已成为缅怀历史、继承遗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保护完好的基督教堂内,布置得庄严而又简朴。看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当年住过的窑洞、睡过的床铺、使用过的桌椅、油灯、墨盒,大家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寻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舍家为国的情怀所感动。在一幅油画前,司法所所长李志伟向大家介绍:1935年10月10日晚,毛泽东就在这个教堂接到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和红军领导人习仲勋、刘景范等迎接中央和中央红军去陕北的信件,毛主席看过信后,高兴地说:“这下子好了,可到家了。”

大家参观着、交流着、思考着。小常继续向大家讲述:三岔镇土脊地薄,农民的生活贫困,但老百姓非常勤劳、忠厚朴实。他们看到红军打土匪民团,对群众利益秋毫无犯,都赶回来热情接待红军,把红军看成是自己家里人。妇女们主动来帮助红军烧水、造饭,儿童帮助红军引路,青壮年帮助红军背粮食,红军战士也积极帮助群众干活,军民关系十分亲密。

图片5.png

“红军在三岔不但摧毁了盘踞在当地的民团,还与尾追的国民党部队进行了激战”。李志伟介绍说:“中央红军到达三岔后,本来打算休整一天,但警卫部队与尾追之敌接了火,经过激烈的战斗,打死打伤敌军300余人,缴获了大量战利品。中央决定部队立即转移,11日中央机关率左路军一纵队,沿白家川北上,当晚宿营殷家城,次日经杨店子进入环县,右路军二、三纵队经演武进入环县,两路军于13日会合,转战陕北,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图片6.png

人民调解员、高湾村党支部书记杨全宏深有感触: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今天,沐浴着和平阳光的我们,当思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如何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广大党员干部都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李志伟表示:我们三岔镇红军长征纪念馆是红色基因的“储存库”,经常到这里瞻仰、学习、接受教育,可以使我们的心灵滋养、灵魂得以净化、境界得以提升,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我们司法所干警不但要学习好党史,更要借助纪念馆,把对乡村党员干部的党史教育作为振兴乡村的助推器,在缅怀中传承,在开拓中弘扬,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