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 庆阳司法微发布
  • “巧儿说法”微发布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长者专区
今天是: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工作动态

司法走基层 | “王铁人”的幸福生活

来源:庆阳市司法局 作者:徐向钊 罗花婷 发布时间:2021-08-02 08:50:25 浏览次数: 【字体:

fd4c9fc422dc40ba923f7106153dcb8d.png

这几天,正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樊戈又泡在“王铁人”庄稼地里,协助“王铁人”进行田间管理。

580805bcf3174c7fab9600d369ed7cc9.png

“王铁人”,这是当地老百姓对镇原县上肖镇北庄村王正坤的雅称。说起这个称谓,有点来由:王正坤一辈子肯下苦力,干啥事儿都不服人,特别是干起活儿来有一种气死牛的劲头,而且村子里没有人能够比得过他。

但是,他却对司法所的樊戈佩服得五体投地。

7f2b6ae5c6bd450ab48ff3830c1e1a28.png

“司法走基层”采访组到镇原县采访。我们和上肖镇司法所的樊戈来到王正坤家。一见面,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老樊是我的恩人!”接着,他讲起了和樊戈的交往过程。

8425db5d4469460399cceb01c5a45ff1.png

那是2018年前季,樊戈和所里的一名干警一块来到王正坤家,接替扶贫帮困工作。没想到,吃了闭门羹。由于樊戈当时穿着便装,王正坤说什么也不要他进门。樊戈哭笑不得,看着同事和王老进门后,自己随意在大门外转腾着。看到老王院外杂乱不堪,他顺手拿起工具打扫起来。几分钟后,老王打开大门,十分抱歉地邀请樊戈进门。

当樊戈了解到王正坤一家三口,妻子肢体二级残废,儿子从小患小儿麻痹,肢体一级残疾,虽然流转了村子群众的70亩土地,但耕作粗放,广种薄收,收入微薄。喂养着两匹骡子作为耕种之用,多年来给妻子治病欠下了大笔债务,仍然是村里的贫困户。经过分析,樊戈帮老王找到了症结。就试探着对王正坤说,能否将两匹骡子换成两头母牛。

听到这话,王正坤满脸的不乐意:啥?骡子是我们家的主要劳力,你这不是瞎胡闹吗!

a014ff2408e64bb99c8b58222f1dbf82.png

樊戈掰着指头给王正坤算账:骡子不下仔,耕地出力也不如牛的力气大,买两头母牛不但可以耕地,每年还可以繁殖牛娃,更何况买一头牛,政府还有五千元补贴。

听了樊戈头头是道的分析开导,王正坤眼前一亮,当即决定将骡子卖了换耕牛。不几天,在樊戈的帮助下,骡子卖了个好价钱,加上政府补贴,自己又筹集了一部分,终于买回了两头良种母牛。当年就下了两头可爱的小牛犊。到现在已经繁殖到了8头。

ebf3107e6b4f45dc9eda8a50022851b4.png

王正坤带我们来到牛圈让我们参观,看到膘肥体壮、大大小小的8头牛正在可劲吃着草料。

aef169a33c484f6a9624163d1d9a9d4f.png

王正坤高兴地说,这几年在老樊的帮助下,他精耕细作,科学种田,日子逐渐红火起来。去年各项收入加起来6万多元,扣除各项支出,人均达到一万九千多元。多亏老樊开导和帮忙,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去年还被镇上评为“最美奋斗者”。

46f9f6ccf56b4e86a5ec8fff919376d6.png

看到草料不多了,樊戈帮忙开启了铡草机。在“突突突”的机械轰鸣声中,一捆捆的玉米秆立即被粉碎,不一会儿,场院里堆起了一大堆。

王正坤一边和樊戈粉碎饲草,一边对我们说:老樊这几年是我家的常客,三天两头来帮我们。从开春到年末,几乎是我家的全劳力。现在我家的日子好了,债务也全部还清。但老樊仍然在帮着我们。

樊戈笑着说,你家脱贫了,也有了稳定长效的收入,日子好过了,但这不是最终目标。

105ee6db30054eaf9b61e64abe5090ee.png

王正坤马上接过话茬:对对对,我是五十年在党的老党员,又当过兵,想当一名义务普法宣传员,配合司法所在村里开展长期的普法工作,为法治助力乡村振兴奉献余热。

这就对了,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宏大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你这想法很好,镇里已经全面安排,各村也已经行动了起来。咱们共同努力,充分发挥法治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服务保障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创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樊戈开心地对王正坤说。

题外故事:

当采访组来到镇原县上肖镇司法所刚坐定,一位骑自行车的老者走进了办公室。他叫杨某麦,专门找樊戈,要求处理他家和邻居的土地纠纷问题,而且很是激动,似乎有很大的冤屈。樊戈微笑着将一杯热水递给老人,让他慢慢说,并让另一位干警详细做好笔录。随后,樊戈电话联系村组干部,到老人家里处理纠纷。

听说现场调解纠纷,随行的县司法局副局长慕雅婷也来了兴趣,想亲眼目睹一下这位几十年来调处民事纠纷近千件的调解能手的风采。

351de60e563a48e29e34d41271bcf692.png

969ab12ff99f4577842f9c1ad23193bc.png

北头村调解现场,村组干部哭笑不得:这纠纷村组已经解决了几次,就是处理不下去。他们拿出承包地底册,对照着地块四至向两家说明情况。但矛盾双方一见面就理论起来,不顾调解人员劝解,矛盾逐渐升级。

樊戈立即制止:你们对骂如果能解决问题就继续,解决不了就听我们的。好好的邻居不做,为这点小矛盾伤和气,值得吗?你们都年龄大了,吃的盐比我们走过的路都多,这点道理就不明白吗?

fca76527c5da4d46906a15d142bd5ab6.png

6cf1e4a4d3484f138ec886a20227026b.png

几句话使矛盾双方立即停止了争吵,等双方都缓和下来,他拿起皮尺,和村干部对承包地再次进行了丈量,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丈量后证明,对方的确因为建房,将土压在了杨某麦的地里。他向对方严肃地说,这事情本就怪你,为啥要干损人利己的事情?今天一次性处理好问题,以后好好做邻居。被告方被樊戈的几句话说得很是不自在。脸色一阵红一阵紫,赶忙承认:都怪我,对不起,老樊。

看到樊戈利索地找到问题根源,又很快安抚了矛盾双方,大家都投去了佩服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