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司法局采取七项措施 指导各行政执法机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能力,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营造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政务环境、执法环境,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和开展全市行政执法能力三年提升行动重点任务要求,深入推进“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创建活动,市司法局采取七项举措。
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行政执法机关会前学法、各类干部培训的必学内容,教育引导行政执法人员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行政执法全过程。每年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开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系列活动。开展执法岗位练兵活动,锻炼提高行政执法人员规范执法和应急处置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随意执法、任性执法、选择性执法、执法不作为等问题的发生。
严格落实持证上岗。推动资格管理规范化。按照“全国统一行政执法证件标准样式”,完成全市行政执法证件换发清理工作。全面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各行政执法单位执法人员从事执法活动必须持有执法证件,主动出示,亮明身份,依法依纪依规开展工作。按照全国统一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样式,更换全市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制式服装和标志,树立和展示文明执法新形象。
实行职责公示,严格限时办结。各行政执法单位和公共服务窗口依据权责清单全面梳理政务事项目录,规范编制办事服务指南,明确“规定时限”和“承诺时限”,优化办事流程,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公共服务窗口需将服务事项目录、办事指南置于醒目位置,方便群众知晓。对企业和群众办事需要提供的申请材料要一次性告知,对提交材料需要当场补正的,工作人员应当场指导帮助补正。对紧急事项要急事急办。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覆盖。健全完善配套制度。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修订完善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相关配套制度,确保“三项制度”推行规范化、法治化。结合乡镇街道赋权工作,推动“三项制度”向乡镇街道延伸,加大考核督导力度,指导推动乡镇街道执法队伍落实落细“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基层行政执法行为,打通“三项制度”落实“最后一公里”。总结提炼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典型经验,培育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带动提升“三项制度”落实质量。
全面推行行政柔性执法。加强柔性执法典型案例和经验的挖掘推广,引导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全面树立包容审慎监管理念,探索创新非强制、人性化执法方式,不断扩大柔性执法的辐射范围。强化条线指导力度,自上而下推动清单制度落实见效。坚持免罚不免责,通过运用建议、指导、告诫等方式,教育、引导、督促行政相对人自觉纠正违法行为。
行政执法改革向纵深推进。加大对改革中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研判和协调解决力度,进一步理顺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农业、文化市场、市场监管、应急管理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重复执法等问题。深化乡镇街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权随事转、人随事转、钱随事转,稳步推进乡镇街道赋权工作。编制执法文书参考文本,督促相关部门指导、支持乡镇街道优化承接事项流程、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确保行政权力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防止出现执法真空地带。
推进行政执法活动精准监管。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动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全面推广应用甘肃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大力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精准实施重点监管和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推广应用全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实现对执法活动的即时性、过程性、系统性监督。常态化开展年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落实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年底前各县(区)各部门向社会公布一批行政执法典型案例。严格执行行政复议与应诉纠错案件季通报制度,组织开展被纠错案件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加大被纠错案件跟踪督办力度。围绕群众关切和社会热点问题,持续开展物业服务市场秩序整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监督活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